医院动态

【字体:    

近日,《健康报》“健康中国强县行”专题采访走进溧阳。作为国家卫健委主管的全国性卫生行业报,《健康报》长期致力于宣传卫生政策、传播健康知识。我院院长陆建保接受专访,分享了医院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及高质量发展方面的实践与思考。

以下为《健康报》专访

问答实录:

《健康报》:贵院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有哪些成功经验?

陆建保院长:溧阳市人民医院创建于1946年,是溧阳历史最久、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集医、教、研于一体的三级乙等综合性医院。2016年9月,江苏省人民医院与溧阳市人民政府签订“院府合作”协议,遵循“同质化、一体化”原则,合作共建溧阳市人民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溧阳分院),这为我们的发展提供了强大助力。

在人才培养上,我们厚植人才培养沃土。多人获评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等荣誉,拥有各类市级以上委员会委员130余人。同时,不断拓宽高层次人才柔性引进渠道,积极承接省内外优质医疗资源,成立了江苏省人民医院王水教授工作室等多个知名教授工作室以及中国生长发育行为医学研究中心溧阳分中心。

学科建设方面,我们学科齐全、特色突出。现有常州市市级临床重点专科10个,其中普外科为溧阳市唯一省级临床重点专科;骨科为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常州市区共建医学重点学科。还建有胸痛中心、卒中中心等多个急诊急救中心。

近两年科研发展成绩突出,百名卫技人员科研项目经费突破20万元,2024年多个项目获常州市、溧阳市新技术引进奖,立项67个新课题,获批多个省级、市级科研项目,发表论文161篇,登记授权专利(含软件著作权)18项。

《健康报》:贵院在高质量发展方面有哪些亮点工作?

陆建保院长:近年来,我们实施“名医、名科、名院”发展战略,深化“院府合作”模式,以创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为目标,开启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扎实推进“三名”工程是重要举措。作为多家高等医学院校的教学医院,我们立足院府合作平台,树立名医、建立名科、创立名院,夯实全市医疗卫生系统龙头医院地位。

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也是关键一环。我们联合溧阳市妇幼保健院及10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组建了医共体。在这个平台上,成功建立了多个特色专科,如马垫卫生院康复共建病房、戴埠镇中心卫生院内分泌共建病房等。共建病房设在医共体成员单位,我院相关专业医疗骨干常驻参与医疗工作,并定期开展门诊坐诊、教学查房等活动,有效推动了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下沉,带动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新技术、新项目的开展。

持续提升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是我们常抓不懈的工作。严格落实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及时完成限制类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备案,规范医疗管理;选取试点科室开展临床科室诊疗组长竞聘工作,优化人员组织架构。护理管理以提升质量、强化内涵为主线,健全质量指标体系,每月开展护理专项质量督查等。同时,严格监测各类院感安全指标,有效杜绝医院感染暴发事件。

未来展望

谈到下一步计划,陆院长表示,我们将以“五个强化”为着力点:强化党建引领,让红色引擎成为医共体建设的强大动力;强化人才共育,培育出“带不走的医疗队”;强化专科共建,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强化技术下沉,既“输血”又“造血”;强化数字赋能,推动技术同质化、服务标准化。

“通过这些措施,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降低群众就医成本,构建‘基层首诊、双向转诊’的整合型服务体系。我院将以坚定的步伐,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不断前行,为守护溧阳人民的健康不懈努力,书写着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陆建保说。

结语

本次访谈,陆建保院长系统阐述了我院依托“院府合作”优势,在强化学科建设、深耕人才培养、推动高质量发展方面的坚实步伐与清晰路径。

医院以创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为目标,通过扎实推进“三名”工程、推动优质资源下沉、严守医疗质量安全底线,并前瞻性布局“五个强化”战略,彰显了作为区域医疗龙头的担当与远见。

未来,我院将继续以提升区域医疗服务能力和守护百姓健康福祉为己任,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进入编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