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疗

【字体:    

4月9日,是康复医学科患者祁女士顺利出院的日子。临出院之前,她的爱人闻先生向医务人员递上了一封红彤彤的感谢信。

信中提到“经过顾主任和王燕娇治疗师的康复下,(患者)开始走路摇摇晃晃,胳膊也动不了,现在是走路也很稳稳当当,胳膊也能动了。”

这位患者,51岁,从宿迁慕名而来。

她曾经是一个勤劳能干的家庭主妇,但命运却给她带来了重重打击。高血压、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疾病接踵而至,五个月前的一次脑出血更是让她几乎陷入了绝境。

在当地医院进行康复训练时,由于偏瘫侧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她面临着巨大的治疗风险。当地的治疗师只能为她进行功能训练,而无法让她进行站立位的患腿负重训练。这使得她在训练了一个多月后,仍然无法站立行走。

面对这样的困境,患者和家属并没有放弃。他们坚信,既然卒中前的坏死股骨头能支撑负重,那么卒中后也应该有可能。于是,他们来到了江苏省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寻求更多的帮助和可能性。

在这里,顾昭华主任和团队对患者进行了全面的评估。他们发现,患者的股骨头坏死侧的下肢确实具备负重支撑能力。于是,他们调整了康复方案,加强了患者健侧下肢的支撑负重控制,并结合了正确的拐杖使用方式。这一次,奇迹出现了。在辅助站立的情况下,患者竟然能够迈出了艰难的第一步。

其实,康复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在当患者尝试第一次辅助站立时,她的健康一侧下肢却失去了负重能力,并出现了体位性低血压。这让患者一度陷入了绝望,精神和食欲都受到了严重影响。

康复经验丰富的顾昭华主任从中医学的角度分析了患者的情况,认为这是因为患者的康复动机不足,也就是所谓的“精气神”不足。于是,他又调整了康复方案,注重激发患者的内在动力和信心。

在顾主任和团队的精心治疗下,患者的病情逐渐好转。一周后,她可以在辅助下拄拐步行;两周后,顺利出院回当地医院进行康复。

然而,此时的康复之路依然充满了挑战。在当地医院康复两个月后,患者又出现了股骨头疼痛、上肢不能上举等功能障碍。

当得知顾昭华主任被派驻溧阳分院担任康复医学科学术主任后,患者和家人毫不犹豫再次来到我院寻求进一步康复治疗。

这一次,顾主任带领团队对患者进行了更加详细地评估讨论和分析,尤其是针对患者的长短腿与肩关节半脱位等问题给出了针对性的康复思路。

在顾主任循序渐进地康复手法下,患者的支撑负重功能和患侧上肢功能得到了显著改善。这种令人惊讶的效果不仅让患者和家属感到满意和惊喜,也让我们对康复医学的力量充满了信心。

这位患者的康复之旅充满了挑战和希望。她用自己的坚韧和勇气证明了即使面临再大的困难,只要不放弃就一定能够走向康复之路;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康复医学的无限可能性和力量。

在未来的日子里,我院康复医学科团队将继续携手更多患者,共同迎接康复之旅中的每一个挑战和希望。

 

顾昭华 康复医学科

江苏省人民医院重症康复科病区治疗师长,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工程专委会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重症康复专委会意识障碍专学组委员,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运动疗法专委会委员,南京物理医学与康复学会神经学组副组长,现任我院康复医学科学术主任。

受江苏省人民医院康复中心派遣支援,曾担任无锡同仁国际康复医院(现无锡市康复医院)、广东荣军医院、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康复治疗师长主持与开展康复治疗工作多年。

2010年参加香港康复技术培训,从事新bobath、PNF教学培训10多年,曾参与香港PNF国际导师实践教学助理2次,陆续取得国际Bobath初、高级认证,WCPT、米兰整脊、国际MRP运动再学习,肌内效贴,筋膜与运动、传统功法康复培训等课程认证。

2015年起综合各项技术,创立了GCT整体控制理念-绳带疗法、三级感觉管理手法,并在国内开设30余场培训班,30余场国内沙龙、讲座;核心杂志发表绳带、悬吊、矫形足垫、律动等技术文章20篇,参编康复专著2本,国家发明与实用新型专利10个,其专利在国内康复治疗中广为应用。

擅长疑难重症脑损伤、脊髓损伤、脑瘫、脊骨疼痛患者的姿势矫正、步行步态与肢体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常年受邀国内多家医院技术培训,疑难病例会诊等。

坐诊时间:周一上午(溧阳分院)

坐诊地点:门诊二楼康复医学科

 

 

 

 
 
进入编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