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欢迎来到江苏省人民医院溧阳分院、溧阳市人民医院网站! |
【警惕】散步被“小黑点”咬住大腿!医生紧急提醒 | ||||
【字体:大 中 小】 | ||||
4月23日晚,市民曹女士(化名)在公园散步后洗澡时,突然摸到右大腿内侧有一个“黑痣”般的异物,触碰时伴随轻微刺痛。 联想到此前看过的科普知识,她警觉到可能是蜱虫,立即赶往我院急诊科。 经值班医生樊军检查,确认是蜱虫,且头部已钻入皮肤,所幸曹女士未自行硬拔,经专业处理后,蜱虫被完整取出。 自气温升高以来,我院已接诊多例蜱虫叮咬案例,医生紧急提醒,这类“毒钉”处理不当,可能危及生命。 案例回顾 当晚,曹女士散步结束回家后洗澡时发现大腿内侧粘着一颗“黑芝麻”,轻触时伴随拉扯感。由于曾在科普文章中了解蜱虫危害,她果断选择就医。 “当时吓得不敢动,就怕拽断虫头留在肉里!” 急诊外科医生樊军用专业镊子紧贴皮肤夹住蜱虫口器,以垂直力道缓慢拔出,随后用酒精彻底消毒伤口,并叮嘱曹女士密切观察两周健康状况。 紧急处理四步法: 关键操作别踩雷! 误区警示: 硬拔、火烧、涂白酒…… 这些“土法”可能让蜱虫毒液加倍释放! 中国疾控中心强调要科学处理: 冷静制动:发现蜱虫后勿拍打、硬拽,避免口器断裂; 精准拔除:用尖头镊子紧贴皮肤夹住蜱虫头部(非腹部),垂直均匀上提,像“拔钉子”般缓慢发力; 深度消毒:虫体取出后用肥皂水冲洗伤口,碘伏打圈消毒3遍以上; 密封送检+就医:将蜱虫装入密封袋,若出现发热、红疹等症状,连虫带人速去医院! 预防指南:三招让毒虫“退退退”! 穿衣诀窍:穿浅色长裤,裤脚扎进袜子,喷驱虫剂(含避蚊胺)于脚踝、手腕等暴露部位; 路线选择:避开草丛、灌木,不在野外晾晒衣物; 归家检查:重点检查头皮、腋窝、腹股沟等褶皱区,宠物毛发也需仔细察看。 居家防护关键点: 每月用杀虫剂喷洒墙角、床底,宠物定期驱虫;庭院杂草及时清理,避免堆放枯枝落叶。 医生特别提醒:两类人群风险最高! 儿童与老人:皮肤薄、免疫力弱,叮咬后易引发严重过敏或感染; 户外工作者与宠物主:务农、园艺、遛狗等场景接触蜱虫概率激增。 若两周内出现发热、肌肉酸痛、皮肤溃烂,立即就医并告知蜱虫接触史,排除莱姆病,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等致命疾病。 | ||||